座椅表现
除了奥迪A6L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的空间表现以外,车内、尤其后排的各项配置也反映出奥迪A6L,这辆堪称国内“标杆商务车”对于车内每一位乘客贴心周到的关照。
驾驶席真皮座椅支持电动多向调节以及四向腰托调节,坐垫厚实,有陷入感,承托力均匀,加热与通风功能在这款45 TFSI 运动型上需要选装。
后排座椅的舒适度一点也不比前排差,坐垫同样厚实、皮质细腻,很容易找到舒适的坐姿。
乘坐空间体验
这个级别的车款,乘坐空间大多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,我们的主角:A6L 30周年纪念版自然也不例外。
体验者身高186cm,将驾驶席座椅放至最低,此时头部空间剩余4指。
来到第二排,头部空间剩余3指,而腿部空间大于两拳,考虑到体验者身材偏高,还能有如此的腿部空间表现,无愧于国内标杆商务轿车的称号。
总的来说,本车的空间体验给笔者留下了相当友好的印象。虽然座椅的填充物偏硬,但优良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赋予了其良好、均匀的承托力。但如果后排坐垫的长度能在长一些,给予腿部更多支撑的化,测试车在舒适性方面的表现还能在上升一个台阶。
后排其他配置
此外,后排还有一些贴心的配置,来体现出A6L对于后排乘客的关怀。空间宽敞,配置贴心,难怪A6L能在非常注重后排体验的公务、商务市场中叱咤多年。
后排遮阳帘在解决了遮阳,以及隐私问题的同时,也不会在光线变暗后,像深色车膜那样影响视线。
后排双区自动空调的控制面板和12V电源,设置在前排扶手箱背后,另外还可以选装后排座椅加热功能。
行李厢空间表现
行李厢开口够大,内部空间规整,并设有多处金属锚点,容纳四名乘员中长途旅行的随身行李没有压力,另外还可以选装电动尾门。笔者个人认为,由于A6L的行李厢盖操作起来相当轻盈,所以从实用角度来讲,选装电动行李厢盖也没有太大必要。
行李厢容积高达470L,内部空间平整、利用率高,并设有金属锚点,网格等贴心装置以便于固定物品。
储物空间:
在奥迪A6L这个级别的车型中,乘坐和储物空间向来都是十分宽裕的。在A6L车内,除了宽裕的乘坐空间外,多处丰富、易用的储物空间,也体现了A6L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,而像前/后排烟灰缸这样配置,也凸显了一台行政级轿车的内在气质。
储物空间感受,你在车内总是会找到适合的储物空间,杯架深度够深,能将水平固定牢靠。前/后排烟灰缸,后风挡电动、后车门手动遮阳帘这样的配置,更是颇具传统行政轿车的味道。
在空间表现方面,A6L 30周年纪念版体现了奥迪A6L的一贯优势。多处灵活的储物空间也足以满足任何挑剔的使用者。美中不足的是,很多的舒适性配置都需要选装,甚至连前排座椅加热这样重要的舒适性配置,也没有以标准配置的形式出现。
今天晚上,吉利第四代博越L就上市了。不过啊,现在配置表、预售价都有了,卖10.59-13.29万,就等晚上的正式价格了,我估摸啊,算上上市权益,再便宜个万八的应该问题不大。
全新高山挺会抓痛点的,在现在这个既要装下三代同堂,又要让每个人都不将就的年代,魏总他们搞了3种不同尺寸的车型,高山7、高山8、高山9,你们见过这种一个车三种尺寸的吗?我反正很少听到过。它像搭积木似的适配不同家庭需求,特别是高山9的3.1米超长座舱,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,在第三排都能有足够大的空间和舒服的坐姿,二排的零重力座椅就更是优雅了,躺上去真的像在飞机头等舱,车载冰箱还能分温区存奶瓶和红酒。
丰田最近首次正式曝光了下一代 RAV4,虽然名字还没正式公布,但相关信息已经足够让车迷们兴奋啦。从曝光的照片能看出,这次 RAV4 的变化还真不少。内饰方面,走的是普锐斯风格,独立式数字仪表盘和中控台高处的大型信息娱乐屏幕很亮眼,全新的中控台看着很有质感,换挡杆也重新设计了,感觉科技感和实用性都有所提升。
为纪念quattro技术诞生45周年,上汽奥迪正式发布Q6 quattro纪念版车型。新车将搭载第四代EA8882.0T涡轮增压发动机,匹配7速S-tronic双离合变速箱。
据悉啊,新款宝马iX3已经确定会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进行全球首发,目前呢,正在做最后的润色工作,就等着闪亮登场啦。其实这款电动SUV的开发那可是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了,从纽博格林赛道测试的最新图片来看,原型车的前大灯和尾灯设计,基本已经是最终确定的模样了,那现代感十足的LED照明特征,你说看着识别度高不高!